超的拼音、解释、组词
超的基本解释:
1 越过,高出:~越。高~。~出。~额。~龄。~等。~载。~重。~支。
2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北海”。
3 在一定范围以外:~自然。~音速。~导现象。
4 遥远:~遥。~忽。
5 怅惘的样子:“武侯~然不对”。
超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一,丨,一,ノ,㇏,㇆,ノ,丨,𠃍,一
横,竖,横,竖,横,撇,捺,横折钩,撇,竖,横折,横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一
横
-
6 ノ
撇
-
7 ㇏
捺
-
8 ㇆
横折钩
-
9 ノ
撇
-
10 丨
竖
-
11 𠃍
横折
-
12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越过、赶过。如:「超车」、「超越」。
2. 特出的。如:「超人」、「超拔」。
3. 高出、多出。如:「超速」、「超时」、「超载」、「超重」。
4. 超渡:佛教称救渡死者脱离苦难。道教也有此语。后遇死丧请出家人为死者念经皆称为「超渡」。如:「超渡亡灵」。
5. 超然:凡事不以利害关系衡量,而持公平客观的态度对待。如:「处理事情应保持超然的态度。」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跳上、越过。【例】超群、超越、超渡
2. 高出、多出。【例】超速、超龄
3. 表示程度高。【例】超棒、超人气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跳上。《说文解字.走部》:「超,跳也。」《左传.昭公元年》:「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2. 越过。如:「超越巅峰」。《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3. 高出、多出。《韩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
4. 救度。如:「超度亡魂」。
5. 遥远。《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详细解释
超[chāo]
〈动〉
【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造字法】:形声。从走,召声。
1 同本义 ([En.] jump into;jump over)
【引】
1 《说文》:超,跳也。
2 《吕氏春秋·悔过》:超乘者五百乘。 注:“巨踊上车也。”
3 《楚辞·九章·抽思》:超回志度。
4 《楚辞·九思·伤时》:超五岭兮嵯峨。
5 《史记·白起王翦传》:方投石超距。
6 《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 北海。
【例】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2 提拔;擢升 ([En.] promote)
【引】
1 《管子·法禁》:故莫敢超等逾官。
【例】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3 超过;胜过 ([En.] surpass;exceed)
【引】
1 《韩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例】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超[chāo]
〈形〉
1 超脱,超凡 ([En.] detached)
【引】
1 《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例】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2 美妙,高超 ([En.] superb)。
【例】
如:超妙(高超美妙)
3 远;遥远 ([En.] distant)
【引】
1 《楚辞·九歌·国殇》:平原忽兮路超远。
【例】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4 惆怅,若有所失 ([En.] distracted)
【引】
1 《庄子·徐无鬼》:武侯超然不对。
2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
【例】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跳也。从走召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跳也。从走召聲。敕宵切
注解
『从走,召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走】为形旁,【召】为声旁。
【超】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召聲』,即形声字中【召】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敕宵』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超】字本义为跃上;跳过,跃过。
【超】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走、召声。
【超】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走 召”。
【超】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走部, 现代部首为走, 笔画为12画。
【超】字异体字:趫 趠。
《说文解字》注解
(超)跳也。跳一曰躍也。躍、迅也。迅、疾也。然則超與趣同義。从走。召聲。敕宵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