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理院的简介:

dà lǐ yuàn
1.清朝末年设立的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不服高等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判决的案件。北洋军阀政府沿用。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末及民初时的最高法院,称为「大理院」。

大理院》这个词源自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制度,是清朝设立的一个专门处理重大刑事案件的高等审判机构。它位于省城或特别指定的城市,负责审理涉及死刑、流刑等重大的案件。大理院的名字取自“大”表示其重要性,“理”则代表公正和法理。

详细解释

  • 设立背景:清朝时期为了提高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专业水平,在各级地方政府下设立了大理院
  • 职能范围:主要负责审理重大刑事案件,包括但不限于谋反、叛逆等涉及政治的案件;同时也处理一些复杂的民事纠纷案。它还负责对下级法院(如府县衙门)进行法律指导与监督,确保司法程序和判决结果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 组织架构大理院内部设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并配备专业的法官队伍来完成审判工作。

造句

  1. 清朝末年,许多重大的政治案件都由大理院审理。
  2. 大理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级别的司法机构之一,拥有较大的权力与权威性。
  3. 在那个年代里,能被送上大理院的法庭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罪行了。
  4. 为了确保公正,所有的重大刑事案件都要经过大理院最终裁决。
  5. 当地官员为了争取面子,总是希望重要案件能够由大理院来审讯。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