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之木必有节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尺之木必有节目的简介:
chǐ zhī mù bì yǒu jié mù
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 AI解释
《尺之木必有节目》这句话出自《礼记·月令》,原文为:“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长度只有尺的木材,也一定会有纹理和节疤;而小小的玉石也会有瑕疵。这里强调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完美或局限性。
解释: - 尺之木:指长一尺的树木。 - 节目(júe):树木的枝丫、节点或纹理部分。 - 寸之玉:一寸大小的美玉。 - 瑋(xiá)瓋(lì):玉石上的瑕疵。
这句话常用来说明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便是很小的事物也有其不足之处。它提醒人们在接受和评价事物时要保持客观、全面的态度,认识到万物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缺点。
造句: 1. 虽然这次的作品还有些小问题,但整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要知道,《尺之木必有节目》,没有完美的艺术作品。 2. 对于初学者来说,出现一些失误是正常的,《尺之木必有节目》嘛,大家都要从错误中学习进步。 3.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应该过于苛求,毕竟《尺之木必有节目》,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 4. 开发软件就像雕刻玉石一样,《尺之木必有节目》,即使是完美的程序也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 5. 任何演讲或报告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尺之木必有节目》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不断改进。
分词解释
尺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必
bì
1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2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3 固执:“毋意,毋~”。4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