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身远迹的拼音、解释、组词

潜身远迹的简介:

qián shēn yuǎn jì
指隐居避世,不露踪迹。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藏身隐居,不露踪迹。汉˙贾逵˙上书请宥刘恺: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让絜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 

1. 藏身隐居,不露踪迹。汉.贾逵〈上书请宥刘恺〉:「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让絜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

潜身远迹》并非一个正式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语,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潜身”指的是隐藏身形、隐身的意思;“远迹”则是指远离足迹、不留痕迹。结合这两个词,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匿行踪,尽量减少被人察觉的行为方式。

详细解释

在古代文学中或现代语境里,“潜身远迹”的含义是通过各种方法和策略来隐藏自身的位置或行为,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者保持安全。这种行为可能涉及隐蔽、伪装或者是选择偏僻之处活动等手段。它强调了行动的隐秘性与谨慎性。

造句

  1. 为了躲避追捕者,他决定潜身远迹,选择了一片人烟稀少的地方藏匿。
  2. 在调查过程中,侦探们采取了很多潜身远迹的策略来接近犯罪现场附近的嫌疑人。
  3. 为了避免被跟踪和监视,这位企业家开始采取潜身远迹的方法工作和生活。
  4. 这次的侦查任务需要我们潜身远迹地收集对方的活动信息。
  5. 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做到潜身远迹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战略优势。

这些造句反映了“潜身远迹”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包括个人安全、调查取证以及历史或虚构故事中的策略运用。

分词解释

qián

1 隐在水面下活动:~水。~泳。~坝。~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2 隐藏的,秘密地:~藏。~伏。~遁。~逃。~力。~心。~师。~在。~台词。~移默化。3 姓。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yuǎn,yuà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2 时间长:~古。~祖。长~。永~。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4 深奥:言近旨~。5 姓。

1 脚印:踪~。足~。血~。笔~。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