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的拼音、解释、组词
周作人(1885-1967)的简介:
zhōu zuò rén
作家,翻译家。浙江绍兴人。1906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0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机关任职。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监禁。建国后专事著译。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以及《知堂回想录》等,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
作家,翻译家。浙江绍兴人。1906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20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机关任职。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监禁。建国后专事著译。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以及《知堂回想录》等,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
- AI解释
周作人,原名櫆寿(kuí shòu),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仲密、遐庵等。他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和翻译家,也是鲁迅的弟弟。
详细解释
- 生平:周作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
- 文学成就:周作人的作品以散文著称,善于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代表作包括《北京的茶食》《乌篷船》等。
- 翻译贡献: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欧洲古典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进行了重要的介绍,比如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美国著名诗人庞德等人的作品。
- 思想影响:在新文化运动中,周作人不仅是参与者之一,还在思想解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的文章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造句
-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哲理,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 在大学图书馆里,我借阅了多本周作人的作品集。
- 周作人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通过研究周作人关于语言与文化的论文,我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 每当心情低落时,我就会翻看周作人的文章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分词解释
周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