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撒拉族的简介:

sā/sǎ lā/lá zú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8.8万人(1990年)。用撒拉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喜唱撒拉曲、“花儿”,流行四人“骆驼舞”。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较发达。

  • AI解释

撒拉族》是一个指称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词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撒拉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据2020年统计总人口约为19.43万。

撒拉族简介

撒拉族源于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色兰人,在14世纪后半叶开始迁徙,最终定居在今中国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撒拉语以及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并且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造句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等省的汉族人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如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共同生活,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
  2. 青海循化县是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完整的撒拉族建筑风格。
  3. 撒拉族的传统节日“圣纪节”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而设立的。
  4. 在青海西宁,游客可以体验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其中包括了撒拉族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5. 为保护民族团结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撒拉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撒拉族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语言、宗教信仰、传统节日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分词解释

sā,sǎ

1 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2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刁。~奸。~娇。~欢儿。~野。~酒疯。3 姓。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