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贴的简介:

dǎo/dào tiē
1.特指女子以财物贴补所恋男子,供其使用。 2.泛指该收的一方反向该付的一方提供财物或费用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未得到应该获得的利益,反而还损失。【例】这次的经济恐慌使得他连本钱都倒贴了。

2. 俗称女子与男子恋爱并供给他金钱为「倒贴」。【例】倒贴在传统男追女,由男方付费的恋爱方式中,显得相当特别。

1. 俗称女子与男子恋爱而供给他金钱称为「倒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奁房和你为眷姻。」

2. 未得到应该获得的利益,反而还要出钱。《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班人气极,白费功夫不算,又倒贴了本钱,万分懊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然而既然是倒贴了他的膏火教出来的,也要念念这个学得本事的源头。」也作「倒赔」。

倒贴》是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张贴方式,具体指的是将字画、对联或其他物品的文字或图案反面朝外(即正面朝里)粘贴。通常在民间习俗中,这种做法被认为具有某种吉祥寓意,比如可以避邪驱鬼或者带来好运。

详细解释

  1. 用途:主要用于节日装饰、民俗活动等。
  2. 寓意:“倒”在某些方言或语境下有“到”的意思,“倒贴”即为“倒来到”,象征着好事顺顺利利地到来,带有祝福和祈愿的含义。
  3. 使用场合: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结婚、乔迁新居等喜庆时刻。

造句

  1. 这个小区的居民们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贴起了倒贴的福字,寓意着“福到了”。
  2. 每逢春节前夕,李大妈都会亲手将福字倒贴在大门上,图个吉利。
  3. 在这次公司的乔迁庆典上,特意请了书法家书写了一幅对联,采用倒贴的方式挂在公司入口处。
  4. 为了给即将举办的婚礼增添喜庆气氛,新娘父母决定购买一些倒贴的剪纸装饰新房窗子。
  5. 虽然现代社会中使用传统倒贴方式的人越来越少,但在春节期间,很多老一辈仍然习惯这样进行装点布置。

分词解释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tiē

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金。粘~。剪~。2 靠近,紧挨:~近。~切(密合、恰当、确切)。~心。3 添补,补助:补~。津~。倒(dào )~。~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貼,以物為質也。”5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6 同“ 帖 ”。7 量词,用于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