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则哲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人则哲的简介:

zhī rén zé zhé
指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

  • AI解释

《知人则哲》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论,原文见于《论语·卫灵公》。具体引用为:“知人则哲,自知则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了解他人性格、为人处世的特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人,可以称之为智慧之人;而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则会变得更加明智。

解释中,“知”在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了解别人,二是指自我认知。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种双重的认知能力被视为智慧的表现形式之一。

造句示例:

  1. 在这次团队合作项目中,小李凭借对每个人的深入了解,成功地协调了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知人则哲”的智慧。
  2. 老板提拔了工作认真负责的小王担任部门经理一职,是因为他深知“知人则哲”之理,认为小王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心理,营销团队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这正是“知人则哲”的具体实践。
  4. 小明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明智的人。这体现了“自知则明”与“知人则哲”的相辅相成关系。
  5. 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不仅要注重了解他人,还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则哲”。

分词解释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zhé

1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2 聪明智慧的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