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朝士的简介:

cháo shì
1.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 2.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掌建邦、外朝、官次和刑狱等事。

2. 泛称朝廷中所有官员。《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朝士》,这个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史资料中,特指在朝廷任职或参与朝政的官员。这个词强调的是在朝堂之上服务、辅佐君王,负责国家政务和决策的一群人。

词语详解:

  • :古代特指宫廷。
  • :这里不单纯指知识分子或读书人,而是泛指具有一定地位或职务的人。

朝士》一词的使用场景多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场、宫廷文化等历史背景中。它既包含了对官员身份的一种尊重和称呼,也体现了对朝廷事务处理的参与度。

造句:

  1. 在唐朝时期,许多贤明之士都成为了朝士,他们为国事奔走、谏言。
  2. 隋炀帝在位期间,朝中多名智勇双全的朝士深受重用。
  3. 汉武帝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多次广招朝士,共同商议治理国家的大计。
  4. 明代内阁大学士往往是皇帝身边重要的朝士之一,负责起草诏书、批阅奏章等事务。
  5. 东汉时期,许多有识之士被推荐成为朝廷朝士,参与决策过程。

分词解释

zhāo,cháo

1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今~。明~。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