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杜诗的简介:

dù shī
1.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或诗集。

  • AI解释

杜诗》,通常指代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作品集。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下了许多揭露时弊、忧国忧民的诗作。他的作品集《杜诗》不仅包含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还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语言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5个造句:

  1. 这本书里收录了许多《杜诗》,让我领略了唐代诗歌的魅力。
  2. 杜诗》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句,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3. 学生们通过学习《杜诗》,能够更好地了解唐朝社会的真实面貌。
  4. 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为理想而奋斗。
  5. 杜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成为了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这些句子展示了《杜诗》在文学、文化及历史研究方面的多重价值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