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的拼音、解释、组词

侍御的简介:

shì yù
1.侍奉(君王)。 2.侍奉君王的人。 3.指帝王的侍姬。 4.泛指婢妾。 5.为尊者御车。 6.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唐李白有《赠韦侍御黄裳》诗。王琦注引《因话录》:"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 7.指专供帝王食用的极精细的米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君王左右侍从车御的官吏。《书经.冏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

2. 清朝御史的通称。负纠察、弹劾责任的官吏,属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等。

《侍御》这个词组实际上是一个错误表述,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侍御”或其相关职位如“侍御史”。在古代中国,“侍御”是对特定官职的一种称呼。它指的是负责监察皇帝近臣、宫廷事务及处理各种文书等工作的官员。“侍御”通常指的是那些为帝王服务的官员。

侍御(以侍御史为例)详细解释

侍御史是古代中国官职之一,属于御史台系统中的低级官员。其主要职责包括:

  1. 监察: 监察皇帝近臣和宫廷事务。
  2. 谏诤: 负责进谏,对皇帝的行为提出意见或建议。
  3. 纠举弹劾: 对官员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调查,并提出弹劾。
  4. 文书起草与审核: 协助处理各类公文的起草和审核工作。

侍御史在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扮演着监督、谏言的角色,是维护朝廷清廉的重要力量之一。尽管职位较低,但其职责的重要性使得他们也受到了重视。

造句

  1. 他自幼便立志成为侍御之职,在朝堂上匡扶正义。
  2. 这位侍御史在处理文书时非常认真负责,从不疏忽大意。
  3. 由于他的勤勉和正直,这位侍御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被晋升为高级官员。
  4. 在朝廷中,他以侍御的身份揭露了不少贪腐现象,深得民心。
  5. 虽然职位不高,但他作为侍御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分词解释

shì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1 驾驶车马:~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防~。~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