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改良派的简介:

gǎi liáng pài
1.奉行改良主义的政治派别。

  • AI解释

词语详解

改良派

  1. 定义: 改良派是中国近代史上指的一种政治立场和思想流派,主要支持通过逐渐改革或改良来实现社会变革。这一群体在晚清时期较为活跃,主张避免革命推翻旧秩序,希望通过改良逐步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2. 代表人物: 严复、梁启超等是改良派的著名代表。他们认为中国需要进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渐进改革,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环境变化。

  3. 思想特点:

  4. 支持君主立宪制或开明专制,反对彻底推翻封建王朝。
  5. 强调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知识,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 认为中国社会存在诸多弊病需要逐步解决,但不应激进地进行革命。

  7. 历史影响: 改良派的思想和活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晚清时期的维新变法运动,并对后来的辛亥革命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然而,由于其改良主义路线未能完全满足广大民众对于彻底变革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造句

  1. 历史上的改良派人物,如梁启超,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尽管改良派的努力并没有立即改变中国的命运,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3. 在讨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时,我们不应忽视改良派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4. 通过比较维新派与革命党的不同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改良派的思想背景及其局限性。
  5. 尽管时代变迁,但改良主义的精神——即理性、渐进式改革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值得倡导和实践。

分词解释

liáng

1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2 善良的人:除暴安~。3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4 姓。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