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的拼音、解释、组词
侍的基本解释: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侍的笔顺/笔顺名
ノ,丨,一,丨,一,一,亅,丶
撇,竖,横,竖,横,横,竖钩,点
-
1 ノ
撇
-
2 丨
竖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一
横
-
6 一
横
-
7 亅
竖钩
-
8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伺候、在身旁陪著。如:「侍候」、「陪侍」、「侍奉」、「服侍」。
2. 负责伺候或随从他人的人。如:「女侍」、「男侍」、「侍从」。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随从服务。【例】服侍、侍食、侍饮
2. 在尊长旁边陪著。【例】侍侧、侍立
3. 伺候或随从的人。【例】女侍、侍从、内侍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伺候。如:「服侍病人要有耐心。」
2. 在一旁陪著。《论语.先进》:「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
3. 服侍或随从他人的人。如:「女侍」、「侍从」。
4. 侍生的简称。参见「侍生」条。
5. 姓。如明代有侍锦。
详细解释
侍[shì]
〈动〉
【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造字法】:形声。从人,寺声。
1 同本义 ([En.] stand at sb.'s side in attendance)
【引】
1 《说文》:侍,承也。
2 《孝经》:曾子侍。 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
3 《后汉书·邳彤传》:侍中。 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
4 《后汉书·朱穆传》:中常侍。 注:“秦官也。”
5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6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7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引申为服侍、侍奉 ([En.] wait upon;attend upon;serve)
【引】
1 《论语·先进》:子路、 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2 《仪礼·士昏礼》:媵侍于户外。
3 《荀子·正论·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
【例】
又如:侍面(当面孝敬侍奉);侍祠(陪祭);侍巾巾节(侍侯你梳头洗脸;做妻子的谦称);侍箕帚(服侍洒扫,即做婢妾的意思);侍班阁子(值班室。内侍与禁卫值日办公处);侍御(在天子左右侍奉车驾的人);侍立
【引】
1 恭顺地站立在旁边伺候;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侍生 (明清地方官拜访乡绅名流时的谦称;地方官见同辈或晚辈妇女时用的谦称;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侍中(官名。秦始置,两汉相沿,系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随侍皇帝)
3 进言,进献 ([En.] suggest)
【引】
1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史记·赵世家》: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侍[shì]
〈名〉
1 侍妾;侍女 ([En.] gentlewoman)
【引】
1 清· 袁枚《祭妹文》: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例】
又如:侍儿(丫环;婢女;妇女自称的谦辞);侍妾(婢女);侍姝(姣美的侍女);侍姬(贴身侍女或姬妾)
2 姓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承也。从人寺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承也。从人寺聲。時吏切
注解
『从人,寺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人】为形旁,【寺】为声旁。
【侍】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寺聲』,即形声字中【寺】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時吏』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侍】字本义为在尊长旁边陪着。
【侍】字造字法为形声:从亻、寺声。
【侍】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亻 寺”。
【侍】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八, 人部, 现代部首为亻, 笔画为8画。
《说文解字》注解
(侍)承也。承者、奉也。受也。凡言侍者皆敬恭承奉之義。从人。寺聲。小徐作从人、从寺。時吏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