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干涉实验的拼音、解释、组词

杨氏干涉实验的简介:

yáng shì/zhī gān/gàn shè shí yàn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所做的光的干涉实验。1802年他用如图所示方式,让太阳光通过小孔s(以后改用狭缝),射出的光又通过相邻两小孔s_1和s_2,由这两小孔射出的光在其后的屏ac上因光的干涉而形成明暗相间条纹。该实验不仅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还可用以测定光的波长。

  • AI解释

实际上,“杨氏干涉实验”是一个常见的误解或误译,正确的名称是“杨-米尔斯理论中的杨氏干涉”,或者更准确地表述为“双缝实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它主要用来展示波粒二象性以及量子态叠加的概念。然而,如果在寻找与特定名字相关的解释时,可能指的是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中的某些部分,但通常不称为“杨氏干涉实验”。

若我们假设你所说的“杨氏干涉实验”是指双缝实验,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解释和造句:

解释

双缝实验是量子力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它展示了即使是对单个光子或电子这样的粒子进行观测也会产生干涉图案(即波的特性),这表明它们既可以像粒子一样行为,也可以像波动一样存在。

五个造句

  1. 科学研究:在物理学课上展示双缝实验时,老师通过一个塑料薄膜上的两个微小缝隙让激光穿过,展示了光子或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 科普讲座:张教授在他的科普讲座中提到,通过双缝实验可以证明微观粒子的行为既像粒子又像波动,这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3. 科学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波粒二象性和叠加态的概念,学校组织了一场物理实验活动,其中包含了一个双缝实验。

  4. 科学研究论文:最近发表的一篇物理学论文中提到,通过改进的双缝实验装置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单个电子或光子形成的干涉图样。

  5. 科普读物:在一本介绍量子力学基础知识的科普书籍里,作者详细解释了双缝实验如何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微观世界的奇异现象。

分词解释

yáng

1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2 姓。

shì,zhī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shè

1 步行过水:~渡。~江。跋~。2 到,经历:~世(经历世事)。~历。~险。~足。3 牵连,关连:~及。~嫌。~外(涉及与外国关系的)。交~。牵~。~猎。4 动,着(zhuó):~笔。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