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师公的简介:
shī gōng
1.厨子。 2.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 3.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
1.厨子。 2.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 3.民间用以称道教正一派的道士。亦指男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西游记》第一六回:「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
2. 厨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师公。』」也作「师工」。
3. 台湾俗称道士为「师公」。
《师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指的是某些地方戏曲中的角色或民间艺人的称谓。根据不同的语境,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 在一些地方戏中,“师公”是指一种角色或扮演者,通常与祭祀、驱邪等宗教仪式相关。
- 在其他地方,“师公”也可能指代某些特定的职业艺人,如在一些地区,人们会称呼那些擅长表演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人为“师公”。
下面给出五个包含《师公》的造句示例:
- 为了庆祝村里的丰收节,乡亲们请来了两位老资格的师公,他们将用传统的戏剧形式讲述农民的故事。
- 在这个古老的庙会上,师公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为前来朝拜的信徒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 老王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师公,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地方传说,他都能说得栩栩如生。
- 小时候,我经常听爷爷讲那些关于师公的故事,那时候我还以为他们就是乡村里的戏班子呢。
- 那个周末,小镇上举办了民俗文化节,其中一项活动便是观看当地的师公们表演传统的祭祀仪式。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师公”这一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可能含义。如果该词指的是某一具体文化或地方的传统习俗中的角色,则其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