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的简介: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
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谁引起事端,就得由谁来解决。《金瓶梅》第八六回:「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红楼梦》第六八回:「我还有个主意。『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这事还得我了才是。」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谕蜀人知匡城守》。这里的“是非”并非指是非对错的意思,而是特指那些喜欢挑拨离间、制造争端的人。整句话意在强调遇到这类人的智慧处理方式:来了就不要理会,走了也无需再追究。

详细解释

  • 来是是非人:“是非人”指的是那些爱管闲事、喜欢制造矛盾和纷扰的人。“来是”表示这些人出现了。
  • 去是是非者:同样是指那些人离开了之后,也不要再去与他们计较。这里“是非者”也是指那些喜欢挑拨离间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辨别那些爱凑热闹、爱搅局的人,并且学会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干扰,避免因此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造句

  1. 遇到这种故意制造麻烦的人,我们最好像白居易说的那样,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2. 当你的朋友总是喜欢在背后议论你时,你可以选择“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不要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
  3. 有些人总是在挑事,但无论他们来了还是走了,我们都不应该浪费时间去理会他们的无理取闹。
  4. 在职场上如果遇到爱找茬的同事,我们也应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做到“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5. 面对那些喜欢制造矛盾的人,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不要被他们扰乱自己的节奏。

分词解释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