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炮的拼音、解释、组词

红夷炮的简介:

hóng/gōng yí páo/bāo/pào
1.明代称西洋制大炮。

  • AI解释

红夷炮》是中国古代对西方传入的一种大口径火炮的称呼,源自明末时期。这个名字来源于“红夷”一词,“红夷”是当时中国人对于荷兰人的贬称(在当时,“夷”字多用于指代非华夏民族),而“红”则是因为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洋大炮通常涂有红色油漆。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红夷炮”这个称呼反映了明朝晚期中国对西方人和相关技术的排斥态度,以及他们对外来事物的独特命名习惯。
  • 特点与用途:这种火炮在当时具备较大射程和较大的威力。它被用于防御工事,特别是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 历史背景红夷炮的引入促进了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造句

  1. 明朝末年,在抗击倭寇和荷兰侵略者的战斗中,红夷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武器。
  2. 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他们带来的先进火器——红夷炮开始改变了中国的军事格局。
  3. 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叙述里,红夷炮是描述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重要细节。
  4. 红夷炮的引进不仅提升了明军的防御能力,还促进了当时中国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5. 今天,在一些历史博物馆中,我们仍能看到复原的红夷炮模型,它们不仅是古老的武器,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分词解释

hóng,gōng

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páo,bāo,pào

1 烧:~炙。~烙(lu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