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得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鸣得意的简介:
zì míng dé yì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命不凡,洋洋得意。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姊妹相逢无它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1. 向人自夸,洋洋得意。【例】他的作品不过得了个佳作,就自鸣得意,逢人便说。
1. 自命不凡,洋洋得意。《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姊妹相逢无它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自鸣得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醒世恒言》,原意为“自己发出声音而感到得意”,后引申为指自己以为做得很好、很出色却不知满足或自满之意。
详细解释
- 词义:自鸣,自己主动发出声音;得意,感到满足和高兴。合在一起就是形容人因自己的成就、长处等而感到非常满意甚至自我陶醉。
- 用法:常用于贬义,表示某人在没有真正做出贡献或成果的情况下,却自以为是地夸耀自己,显得不谦虚。
造句
- 小李这次比赛虽然拿了第二名,但他回家后却在父母面前大肆吹嘘自己的成绩,真是典型的“自鸣得意”。
- 他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过于自信,每天只复习几页单词就沾沾自喜,这显然是一种“自鸣得意”的表现。
- 老板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评价过高,他自己也因此感到非常骄傲和满足,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他变得“自鸣得意”。
- 在项目总结会上,小王的汇报虽然不全面,但他却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赞不绝口,显得有些“自鸣得意”。
- 虽然这次比赛成绩不如预期,但李华并不因此沮丧,而是努力分析不足,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不再成为一个“自鸣得意”的人。
以上这些例子中的主人公或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特别满意,甚至沾沾自喜,但又没有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分词解释
自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鸣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得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意
yì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