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符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承符吏的简介:

chéng fú lì
1.唐代州府户曹的小吏。掌文书往返﹑民刑案件的通知诸事。

  • AI解释

承符吏》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出现在古文或特定的历史文献中。根据字面意思推测,“承”意为承受、继承;“符”常指古代帝王颁发给官员作为凭信的令牌或者文书;“吏”指的是官府中的小吏或官员。“承符吏”可能是指负责接受并传达带有某种凭证意义的文件或命令的小官。由于其具体含义依赖于上下文,下面提供一个假设性的解释及造句。

【假设性解释】 在古代某一特定情境中,“承符吏”可以被理解为负责接收和传达由上级官员下发的带有重要指令性质的文书或令牌的官员。这类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责任性,需要具备较高的忠诚度和准确性。

【造句】 1. 承符吏小李手持铜符,小心翼翼地将圣旨递交给郡守。 2. 为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承符吏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3.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承符吏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执行高层的指示。 4. 虽然职位卑微,但承符吏的工作至关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5. 承符吏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请注意,“承符吏”这一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以及造句是基于“承”、“符”、“吏”的字面意义和古代官制的推测性描述。实际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理解。

分词解释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3 相合:~合。言行相~。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6 姓。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