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唾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拾人唾余的简介:
shí rén tuò yú
比喻自己没有创同,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见“拾人涕唾”。
比喻自己没有创同,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见“拾人涕唾”。
- AI解释
《拾人唾余》这个词语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那些没有自己创造能力,只是依靠别人成果、思想或成就的人。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独立见解和创新能力的人。
详细解释:
- “拾”:有捡拾、拾取的意思。
- “人唾余”:指别人的吐沫、痰液,借喻他人已经发表过的思想或成果。
- 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去捡别人吐出的痰液,引申为没有自己的原创思想和成就,一味地模仿或者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学术界、创意产业中被视为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表现。真正有价值的人才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而不是依赖于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或灵感。
造句示例:
- 他总是在学术报告中引用别人的成果而不加任何注释,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拾人唾余。
- 在当今社会,只有那些敢于创新、不拾人唾余的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这本书只是简单地汇集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见解或发现,实在是一种拾人唾余的行为。
- 他在做设计时完全依赖现有的模板和风格,缺乏原创性,简直就是一种拾人唾余的做法。
- 要想在学术界有所建树,就必须避免拾人唾余,而是要努力进行独立思考与研究。
分词解释
拾
shí,shè
1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2 收,敛,整理:收~。~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唾
tuò
1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余
yú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