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圣先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成至圣先师的简介:

dà chéng zhì shèng xiān shī
1.清代所定孔子尊号。明嘉靖九年﹐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顺治二年﹐更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见《清史稿.礼志三》。后多省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 AI解释

《大成至圣先师》是对孔子的一种尊称,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者学术研究中。这句话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出现在与孔子相关的称呼或名号前。

解释:

  • 大成:意味着达到了极其高的成就、完善的境地。
  • 至圣:形容极高的圣明智慧,这里特别指在哲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最高成就者。
  • 先师:即老师中的前辈和创始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造句:

  1. 孔子是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的教诲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 在孔庙举行的祭典仪式中,参与者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以示敬仰之情。
  3. 某所中学将孔子雕像命名为“大成至圣先师像”,以此表达对这位教育家的尊敬。
  4.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书,“大成至圣先师”的智慧在此书中得到体现。
  5. 每年春节过后,学校会举行开学典礼,届时会向“大成至圣先师”致敬,并以他为榜样进行自我激励。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大成至圣先师”,同时也展现了这种尊称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zhì

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