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板的简介:

dǎo/dào bǎn
1.戏曲板式,也写作"导板"。多用以表达愤怒﹑激昂﹑悲痛的感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戏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参见「导板」条。

《倒板》这个词语主要是戏曲术语,通常指的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音乐结构形式。在传统京剧、越剧等地方戏剧种里,“倒板”是指一种节奏较为自由,可以即兴发挥的板式变化体。它一般用于角色情绪波动较大的段落,如悲伤、愤怒或激动时。倒板的特点是旋律灵活多变,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音乐结构和调性。

造句

  1. 在演出中,演员需要通过倒板来表达角色复杂的心情变化。
  2. 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他专门练习了倒板的演唱技巧。
  3. 倒板在戏曲表演中非常重要,它能够丰富剧目的情感色彩。
  4. 这段倒板采用了较为自由的节奏和旋律线条,使得整场戏更加生动有趣。
  5. 导演要求演员掌握好倒板的表现力,以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以上就是对“倒板”的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术语!

分词解释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