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拼音、解释、组词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简介:

ní gé luó -ào dà/dài/tài lì yà rén zhǒng/zhòng
1. 世界三大人种之一,皮肤黝黑,嘴唇厚,鼻子宽扁,头发鬈曲,分布区域包括非洲,澳州及南亚热带地区。

  • AI解释

在学术界和人类学领域中,《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并不是一个标准或被广泛接受的人类分类术语。实际上,它并非一个正式认可的人种名称或者类别。通常情况下,“尼格罗”(Negroid)一词用于描述黑人的特征,尤其是非洲大陆上的黑人;而“澳大利亚人种”则更多地用来指代与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有相似体貌特征的美洲原住民群体。不过,这种分类在现代人类学和种族研究中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们基于过时的人类分类理论,并可能带有种族主义偏见。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学术界对于人类多样性的认识,现在通常会使用“地理区域”或“文化”等更为具体的术语来代替过去的种族分类。例如,会根据具体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语言或遗传学特征来进行分类。

造句

  1. 尽管现代科学已经不再支持将人类划分为尼格罗和澳大利亚人种这样的概念,但这一术语在某些历史文献中仍然可见。
  2. 学者们致力于纠正历史上用于描述不同人群的不准确或有害词汇,如“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3. 在研究早期移民模式时,考古学家有时不得不使用诸如“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这样的术语来描述他们发现的人群特征。
  4. 虽然现在避免使用像“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这样过时的概念很重要,但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文化偏见。
  5. 当探讨全球人类多样性和共性时,我们应该摒弃诸如“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这类具有误导性的分类方式。

请注意,在实际学术和日常交流中避免使用这些可能引起误解或争议的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分词解释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2 古同“昵”,相近,亲近。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ào

1 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多用于地名):~门(简称“澳”)。2 指“澳大利亚洲”(“大洋洲”的旧称,简称“澳洲”)。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于你。2 次一等:~军。~圣。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zhǒng,zhòng,chó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子。~禽。~畜。撒~。配~。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族。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两~人。5 指胆量或骨气: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