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石窟的拼音、解释、组词

柏孜克里克石窟的简介:

bǎi zī kè lǐ kè shí kū
1.新疆著名石窟之一。位于吐鲁番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璧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

  • AI解释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指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以东约13公里处的一组唐代壁画艺术宝库,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遗产。该石窟群是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之间由喀喇汗王朝和于阗王国等统治者共同开凿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面的柏孜克里克谷地。
  • 艺术风格:融合了汉唐绘画技法与中亚艺术元素,壁画题材涵盖了佛教故事、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
  • 历史意义:是研究唐代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宗教传播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造句

  1. 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那些保存完好的壁画令人叹为观止。
  2. 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不仅游览了天池风景区,还特意前往考察了历史悠久的柏孜克里克石窟。
  3. 柏孜克里克石窟的艺术风格独特,充分展现了唐朝与中亚文化的交融。
  4. 由于气候干燥和保护得当,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壁画保存状况非常好,色彩依旧鲜艳如初。
  5. 柏孜克里克石窟不仅是吐鲁番地区的一颗文化明珠,也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窗口。

分词解释

bǎi,bó,bò

1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2 姓。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1 洞穴:石~。狡兔三~。~窿。2 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