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拼音、解释、组词
石的基本解释: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的笔顺/笔顺名
一,ノ,丨,𠃍,一
横,撇,竖,横折,横
-
1 一
横
-
2 ノ
撇
-
3 丨
竖
-
4 𠃍
横折
-
5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由矿物集结而成的坚硬块状物。如:「石头」、「砂石」、「石块」、「岩石」、「大理石」。
2. 石油:地层底下一种黑色可燃的碳氢化合物,为液体矿物。处理后,可变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油料,为工业、交通、军事上的重要原料。
3. 量词。A>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亦称为「公石」。B>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亦称为「公石」。
2. 由矿物集结而成的坚硬块状物,是构成地壳的物质。【例】矿石、岩石、花冈石
3. 碑。【例】金石
4. 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由矿物集结而成的坚硬块状物,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如:「岩石」、「矿石」、「花冈石」。
2. 碑、碣。《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
3. 药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唐.孔颖达.正义:「治病药分用石。《本草》云:『钟乳、矾、磁石之类多矣。』」
4. 姓。如宋代有石延年。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6.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之一,通常以制作材质来分,此处泛指石类乐器,如磬之属一类的敲击乐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7. 量词:(1)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也称为「公石」。(2)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汉.鼌错〈论贵粟疏〉:「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战国策.齐策》:「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
详细解释
石[shí]
[名]
【本义】:山石
【造字法】: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1 同本义 ([En.] stone)
【引】
1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2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3 《释名》:山体曰石。
4 《易·豫》:介于石。
5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6 《周礼·典同》:原声石。
7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8 《书·大传》: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9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例】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2 石刻,碑碣 ([En.] stone inscription)
【引】
1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例】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3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En.] mineral element in medicine)
【引】
1 《素问·腹中论》:禁芳草石药。 注:“石药,英乳也。”
【例】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4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En.] Chime stone)
【引】
1 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5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En.] stone needle)
【引】
1 《素问·腹中论》:石之则狂。 注:“以石针开破之。”
2 《战国策》:扁鹊怒而投其石。
6 “结石”的省称 ([En.] calculus)。
【例】
如:胆石;排石
7 姓
石[shí]
[形]
1 硬;坚固 ([En.] solid)
【引】
1 《素问》: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例】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2 通“硕”。大 ([En.] great)
【引】
1 《汉书·匈奴传》: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
2 《庄子·外物》:无石师而能言。
3 《汉书·律历志》:石者,大也。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山石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凡石之屬皆从石。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凡石之屬皆从石。常隻切〖注〗,古文。
注解
『象形』,指该字为象形字 。
【石】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常隻』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石】字本义为山石。
【石】字造字法为象形。
【石】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一(石) 口”。
【石】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九, 石部, 现代部首为石, 笔画为5画。
【石】字异体字:䂖 䄷 鉐 。
《说文解字》注解
(石)山石也。或借爲碩大字,或借爲䄷字。䄷,百二十斤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常隻切。古音在五部。凡石之屬皆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