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10)的拼音、解释、组词
罗隐(833-910)的简介:
luó yǐn/yìn (833-910)
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曾十余年考进士不第,后入镇海节度使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散文小品语言犀利,诗作喜用口语。有《谗书》、《甲乙集》行世,后人辑有《罗昭谏集》。
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曾十余年考进士不第,后入镇海节度使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散文小品语言犀利,诗作喜用口语。有《谗书》、《甲乙集》行世,后人辑有《罗昭谏集》。
- AI解释
词语“罗隐(833-910)”实际上是一个人名,具体是指晚唐著名文学家、诗人罗隐。罗隐,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他以卓越的诗歌才华和犀利的社会批判著称于世,其作品多有讽喻现实、针砭时弊之作。
详细解释
- 生活时代与背景: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 文学成就:他是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豪放而不失细腻,常常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官场丑态。
- 作品特色:
- 罗隐的诗作多讽喻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一面,语言生动形象。
- 他也擅长运用典故和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 性格与人生经历:罗隐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后通过朋友推荐担任小官吏。晚年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造句
- 罗隐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在诙谐之中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在罗隐的《西施》一诗中,他通过描绘美女沉鱼落雁之貌来讽刺权贵们的腐败无能。
- 罗隐晚年归隐山林,以诗酒自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罗隐在科举考试上屡遭挫折,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通过诗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 《谗书》是罗隐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许多他对时政的看法和批评。
以上是对词语“罗隐(833-910)”的相关解释及五个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