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政区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行政区的简介:
dà xíng zhèng qū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陆地区指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行政区,为行政区的最大一级。西元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大陆上共分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
《大行政区》是中国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一种类型,通常指规模较大、管辖范围较广的一级行政区划。在中国,大行政区是高于省一级的地方政府设置,不过这种划分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建制名称,而是通常在描述性的场合使用,比如中国曾有过的“五大经济区”(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作“大区域”。
详细解释
- 背景: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服务,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
- 特点:
- 在历史上,“大行政区”这一概念曾用于指代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重要性的区域。例如,在经济规划或政策实施上,一个“大行政区”可能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单元来考虑和管理。
- 不同于行政建制中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正式行政区划,它更多是一种功能性划分方式。
造句
-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的大行政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 大区划调整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更加聚焦于整个大区域的发展协调性。
- 中部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重要大行政区。
- 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强调要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加强跨大区的环保合作与治理。
- 在教育规划中,不同大行政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教育发展战略。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行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政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区
qū,ōu
1 分别:~分。~别。2 地域:地~。~划。3 〔~~〕小,细微:如“~~小事”。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