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丙丁的拼音、解释、组词

付之丙丁的简介:

fù zhī bǐng dīng
指用火烧掉。

  • AI解释

很抱歉,但“付之丙丁”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可能您是想询问的是与“丙丁”相关的其他词语或表达方式。丙和丁是中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两个字,每60年为一个周期。通常情况下,“丙”代表火,而“丁”也常被用来代表火或者金属元素等。

不过,在没有更多背景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丙、丁的自然含义,我们可以假设这是一个虚构或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方式。如果要解释的话,可以这样理解:“付之丙丁”可能意味着将某件事情交给与火有关的因素处理(比如热情、燃烧、消耗等),或者说是“付之一炬”的变形。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假设的词语,我提供了五个造句:

  1. 由于项目进展缓慢且成本高昂,我们决定付之丙丁,直接烧毁所有资料。
  2. 父亲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付之丙丁,用于支持弟弟创业的梦想。
  3. 在一次激烈的辩论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情感与智慧,最终这场辩论似乎已付之丙丁。
  4. 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他决定将一切往事付之一炬,重新开始。
  5. 为了环保和节能,公司决定停止所有高耗能项目的开发,并付之丙丁。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付之丙丁”的一种解释假设而编写的。实际语境中,“付之丙丁”并没有这样的固定含义或用法。如果您有其他词语需要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1 交,给: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2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bǐng

1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2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付~(把信件等烧掉)。

dīng,zhē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