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聪目明的简介:
ěr cōng mù míng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脑筋灵敏,听觉既好,视力也强。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亦作耳目聪明。
1. 形容脑筋灵敏,听觉及视力都很好。【例】老伯虽年届八十,但依旧身体硬朗,耳聪目明。
1. 形容脑筋灵敏,听觉既好,视力也强。《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也作「耳目聪明」。
《耳聪目明》是一个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聪明、听力好且视力佳。其中,“耳聪”意味着听觉灵敏;“目明”则表示视觉敏锐。
详细解释:
- 耳聪:耳朵的听觉非常灵敏,能够迅速准确地分辨声音。
- 目明:眼睛的视力非常好,能够清晰地看见细微的事物和远近的东西。通常用来形容人不仅有很好的听力,而且也有很好的视力。
成语整体表达出一个人在感官方面都极其敏锐,往往也隐含着这个人思维敏捷、观察力强的意思。
造句:
- 老师非常耳聪目明,他能及时发现我们课堂上的一些小错误。
- 小华的听力很好,耳聪目明,他总是第一个听到别人说错话并指出来。
- 老李尽管年纪大了,但耳聪目明,他的身体状况还是很棒。
- 她的眼睛像鹰一样敏锐,耳聪目明,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看清楚东西。
- 医生们需要有良好的听力和视力,因此他们都是耳聪目明的人才。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耳聪目明”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聪
cōng
1 听觉:失~。2 听觉灵敏:耳~目明。3 心思灵敏:~明。~睿。~慧。~颖。
目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