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家分晋的简介:
sān jiā/gū/jie fēn/fèn jìn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AI解释
《三家分晋》的详细解释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的过渡。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03年,是由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国独立的过程。
在春秋末期,晋国由于内乱逐渐分裂为三个主要势力:赵氏、韩氏和魏氏。这三大家族掌控了晋国的大部分领土,并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三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联姻与军事行动,在公元前403年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正式分封为诸侯。
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标志着晋国内部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象征着封建制度向新的分裂割据状态转变的开始。《三家分晋》之后的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兼并战争,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三家分晋》的故事揭示了春秋时期的权力斗争。
- 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赵氏家族通过联姻和谋略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 历史课上讲到《三家分晋》,老师强调了其对后续战国时代的影响。
- 《三家分晋》中的诸侯国争斗不息,最终导致了秦统一六国的结局。
- 通过学习《三家分晋》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晋
jìn
1 进:~级。~升。~谒(进见)。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4 中国朝代名: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