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薪悬胆的拼音、解释、组词

坐薪悬胆的简介:

zuò xīn xuán dǎn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卧薪尝胆」。见「卧薪尝胆」条。

2. 此处所列为「卧薪尝胆」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吴1>既赦越2>,越王句践3>反4>国,乃苦身焦思,置胆5>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6>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解〕 (1) 吴:周代诸侯国。周太王之子泰伯居吴,武王克殷,封其后为诸侯。从秦伯十九世而至寿梦,吴始益大,僭号称王。故地在今江苏省无锡县。及春秋末传到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 (2) 越:周代诸侯国,姒姓。建都于会稽。曾占有今江苏、浙江及山东的一部分,后为楚所灭。 (3) 句践:春秋时越王,生卒年不详。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屈膝求和。归国后,任用文种、范蠡,卧薪尝胆,矢志复仇,终于兴兵灭吴,并渡淮水,会诸侯,受方伯之命,称霸江淮间,名震中国。或作「勾践」。 (4) 反:通「返」,回来。 (5) 胆:一般解为动物之胆囊,或以为当指具苦味之胆草。 (6) 尝:同「尝」,用口辨别滋味。

3. 此处所列为「卧薪尝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载,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经常打仗,在一次战役中,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困于会稽。后来经过一番努力,获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国。句践回国后,刻苦自励,夜晚就睡在柴薪上,并且在席位的上方悬挂一颗苦胆,不论是坐著或是睡前都会仰首看胆,就连吃饭的时候也会舔尝苦胆,用来自我惕励,不可忘掉会稽之耻。他最后终于灭掉吴国,雪耻复仇。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卧薪尝胆」,用来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 刻苦自励,奋发图强。《金史.卷一○○.术虎筠寿传》:「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毬鞠细物动摇民间。」也作「坐薪尝胆」。

坐薪悬胆》是一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这个成语的故事讲述了古人为了激励自己或他人不忘苦心,励精图治而采取的具体行为。

解释:

  • 坐薪:坐卧在柴火之上。
  • 悬胆:把苦胆挂在头上。

这两个动作都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过去的艰苦生活或是未来的挑战。成语“坐薪悬胆”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临困难或危机时,通过自励或者激励他人不忘记初衷,更加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

造句:

  1. 在创业初期的艰辛时刻,他和团队一起“坐薪悬胆”,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终于将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2. 虽然他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知名人士,但他始终保持“坐薪悬胆”的精神,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3.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压力,小明也效仿古人“坐薪悬胆”,每天在苦读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和斗志。
  4. 为了激励全体员工,公司高层定期举行培训会,倡导大家要以“坐薪悬胆”的精神面对挑战。
  5. 在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董事长提出了“坐薪悬胆”的口号,鼓励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分词解释

zuò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2 乘,搭:~车。~船。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8 副词(①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②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③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④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⑤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9 定罪:连~。反~。~赃(犯贪赃罪)。10 瓜果等植物结实:~瓜。~果。11 同“ 座 ”。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xuán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3 距离远:~隔。~殊。4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5 公开提示:~赏。

dǎn

1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2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3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