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忧的拼音、解释、组词

与民同忧的简介:

yǔ mín tóng yōu
与人民共患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和人民同担忧、共患难。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者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与民同忧》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孟子的观点,主要用来形容领导者或统治者应当与民众共患难、共命运的精神。孟子认为,一个明君应当关心百姓疾苦,如同自己的忧愁一样深重。这体现了古代儒家对于仁政和民本思想的重视。

详细解释: - 与民同忧 意指领导者或统治者应具备同情心,能够理解和体察民众的忧虑和困难,并且愿意承担起改善民生、解决民众疾苦的责任。

  • “与”表示共同、一同;
  • “民”指的是人民、民众;
  • “同忧”则是说共同担忧、共同面对困难。

这句话强调了领导层或掌权者应该具备的德行和责任,体现了古代儒家政治理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造句:

  1. 县长张明时刻牢记“与民同忧”的理念,在抗击洪灾中亲自带领干部群众转移安置受灾民众。
  2. 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王总始终践行着“与民同忧”的精神,不仅关注员工福利,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3.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政府各部门积极行动,展现了“与民同忧”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4. 李老师常说:“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与民同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5. 新任市长上任后,立即组织了一场关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公开论坛,践行了他“与民同忧”、倾听民众声音的承诺。

分词解释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yōu

1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2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3 指父母之丧: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