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吐茵的拼音、解释、组词

车上吐茵的简介:

chē shàng tǔ yīn
1.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后以"车上吐茵"指醉饱之失。

  • AI解释

词语“车上吐茵”出自《晋书·庾亮传》,原意是指一个典故,描述的是东晋时期庾亮的行为和精神风范。在古代汉语中,“车上吐茵”的故事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高洁、不染尘俗的情操,以及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

根据《晋书》记载,这个“吐茵”是关于庾亮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庾亮乘坐的车子经过一块田地,有个人在田里耕作。庾亮看到这个人正在吃一种叫做茵陈的草药,觉得这种行为不雅,并且可能影响到官家的形象和风度,因此他让车夫不要靠近这块田地,即“车上吐茵”。

造句

  1. 他为人正直,从不与那些贪赃枉法的人为伍,在官场上保持着清高的品行。这种行为就像《车上吐茵》一样高洁不染尘俗。
  2. 尽管环境复杂,他还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正如历史上那个“车上吐茵”的故事一样。
  3. 作为一名官员,应当像庾亮那样有高尚的情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不应该被世俗的观念束缚,就像“车上吐茵”一样显得洁身自好。
  4. 面对利益诱惑,他始终保持了清廉正直的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正如“车上吐茵”的故事所展现的那样。
  5. 他的行为体现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职责的高度统一,就好比东晋名士庾亮在《车上吐茵》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高洁品质。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现代语言来表达古代典故中的精神内涵,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的情境之中。

分词解释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 说出:~话。一~为快。

yīn

1 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褥。~席。~饪(寝褥和烹饪,引申为睡眠和饮食)。绿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