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觉分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觉分的简介:

qī jué/jiào fēn/fèn
1.佛教修行的七种内容,属于"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即择法觉分(以智慧判别真伪),精进觉分(努力修持),喜觉分(行善而生喜悦),轻安觉分(断除沉重烦恼而身心安适),念觉分(忆念佛法而不忘失),定觉分(心注一境而不散乱),舍觉分(舍弃一切分别而住于平等)。

  • AI解释

在佛教中,《七觉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源自巴利语和梵文中的“Sattasaṃpādaka”,意为“七个觉悟或开发的因素”。这一术语主要出现在《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它是八正道的一部分,旨在通过七种不同的觉知来帮助修行者达到涅槃。这七觉分别是:

  1. 念觉分:对所行、所住事的正念。
  2. 择法觉分: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教义。
  3. 精进觉分:不懈的努力和毅力。
  4. 喜觉分:对善法生起欢喜。
  5. 猗觉分:对于善法的欣受。
  6. 定觉分:心一境性,专注力强。
  7. 舍觉分:放弃贪欲、无明等负面情绪。

造句

  1. 弟子们通过持续训练七觉分,渐渐地在心灵上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和提升。
  2.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师父特别强调了修行者应该注重培养七觉分的重要性。
  3. 增强对“念觉分”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持正念,避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4. 通过每日的冥想练习,这位僧人逐渐达到了舍觉分的状态,在内心深处获得了真正的平静与释然。
  5. 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能够从七觉分中找到力量,坚持走下去。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jué,jiào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2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