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贰令的简介:

èr líng/lǐng/lìng
1.命令的副本。 2.辅佐正职官员。 3.县丞的别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录为副本的命令。《周礼.天官.职内》:「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

词语《贰令》在古文中常出现,通常是指违背命令或不遵从上级指令的行为。这个词汇也可以引申为两种不同的命令或者指示之间的矛盾情况。

详细解释:

  • 本义:贰令主要是指违背法令、命令或上司的指示。
  • 引申义:也可以用来描述在不同情况下接收到两种相互矛盾的指令,导致难以抉择的情况。有时也用在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处于两难境地。

造句:

  1. 面对领导发布的两个相悖的指令,他陷入了《贰令》的困境。
  2. 自从发生了那次《贰令》,他就再也没有被晋升的机会了。
  3. 对于《贰令》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寻求上级的明确指示。
  4. 企业内部如果出现《贰令》,往往会导致决策滞后或失误。
  5. 在处理客户投诉时遇到《贰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以上句子使用了“贰令”这个词,并且展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èr

1 “二”的大写。2 变节,背叛:~臣。~心。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