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令的基本解释: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的笔顺/笔顺名
ノ,㇏,丶,㇇,丶
撇,捺,点,横撇,点
-
1 ノ
撇
-
2 ㇏
捺
-
3 丶
点
-
4 ㇇
横撇
-
5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规定」。
2. 使。如:「令我难以忘怀!」、「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3. 敬称语。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4. 时节。如:「月令」、「时令」、「夏令卫生」、「冬令救济」。
5. 美。如:「令名」、「令誉」。
6. 古典词、曲中小令的简称。如:「如梦令」、「调笑令」。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命令、法令。【例】军令、人事命令
2. 时节。【例】时令、节令、夏令
3. 让、使得。【例】令人难堪
4. 好的、善的。【例】令德、令誉、令名
5. 敬辞。用以尊称他人的亲属。【例】令尊、令堂、令郎
6. 词、曲中小令的简称。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命令、法令。如:「军令」、「人事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
2. 时节。如:「节令」、「夏令」。《镜花缘》第三九回:「喜得正是小阳春当令,还不甚冷。」
3. 职官名。古代称某些中央机关的长官为令,如尚书令、中书令;也指地方行政首长为令,如县令;某些下属机关的主官也称令,如太子家令、掖庭令、太乐令等。
4. 词、曲中小令的简称。
5. 姓。如汉代有令勉。
6. 发布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 使、让。《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汉.李陵〈答苏武书〉:「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8. 好的、善的。如:「令德」、「令誉」。《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汉.郑玄.笺:「令,善也。」
9. 敬辞。用以尊称他人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今人都只限用于尊称对方之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令堂」、「令婿」。
详细解释
令[líng]
〈动〉
1 听从。后作“聆” ([En.] obey)
【引】
1 《吕氏春秋》: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
2 名词。通“鸰” ([En.] wagtail)
【引】
1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源,兄弟急难。 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En.] if)
【引】
1 《助字辨略》:令,设辞也。
2 《史记·张释之冯唐传》: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3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令五人保其首领。
4 另见 lǐng ; lìng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發號也。从亼、卪。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發號也。从亼卪。力正切〖注〗徐鍇曰:“號令者,集而爲之。卪,制也。”
注解
(令)發號也。号部曰。號者、嘑也。口部曰。嘑者、號也。發號者、發其號嘑以使人也。是曰令。人部曰。使者。令也。義相轉注。引伸爲律令、爲時令。詩箋曰。令、善也。按詩多言令。毛無傳。古文尚書言靈。見般庚、多士、多方。般庚正義引釋詁。靈、善也。葢今本爾雅作令、非古也。凡令訓善者、靈之假借字也。从亼卪。號嘑者招集之卪也。故从亼卪會意。力正切。古音在十二部。
《说文解字》注解
徐鍇曰:“號令者,集而爲之。卪,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