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政司的简介:

tōng/tòng zhèng sī
1.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职官名。明、清时置,掌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便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也称为「银台」。

通政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主要负责传递皇帝与臣僚之间的公文。它设立在中央政府中,是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机构之一。

解释:

  • 名称由来:“通”意味着沟通、传达;“政”指的是政务或政治活动;“司”则是官署之意。综上所述,《通政司》的职责在于负责各种文书的收发和转递。

  • 职能与作用: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地方官员以及外藩使臣上呈给皇帝的各种文书,包括但不限于奏折、报告等重要文件。同时,它也是皇帝发出命令给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官府的一个重要渠道。

造句:

  1. 在清朝时期,通政司是连接朝廷和地方官员的重要桥梁。
  2. 史书记载,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都是通过通政司转达至各地执行的。
  3. 由于通政司负责处理大量文书工作,所以它的官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
  4. 明朝时,通政司一度成为皇帝监察臣僚的重要手段之一。
  5. 随着清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通政司的地位也相应提高,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机构。

以上就是关于《通政司》的一个详细解释及其相关的五个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