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拼音、解释、组词
地壳的简介:
dì/de ké/qiào
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分布极不均匀,最厚的陆壳可达70多千米,最薄的洋壳不足2千米。按成分可分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尽管质量只占全球的0.4%,但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分布极不均匀,最厚的陆壳可达70多千米,最薄的洋壳不足2千米。按成分可分上部硅铝层和下部硅镁层。尽管质量只占全球的0.4%,但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球的表层部分。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陆地部分厚约35公里,以花岗岩为主;海洋部分厚约5公里,以玄武岩为主。【例】矽酸盐是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
1. 地球内部层状结构的最表层部分。其主要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主要成分包括氧、矽、铝、镁、铁等。在陆地部分地壳厚约三十五公里,以花岗岩为主;在海洋部分地壳厚约五公里,以玄武岩为主。
词语解释
地壳(dì ké)
- 定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圈层,通常指由岩石构成的部分。它包括了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大部分。
- 特点:
- 厚度不均: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千米左右,而海洋地壳则较薄,平均厚度约7千米左右。
- 组成成分: 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富含氧、硅等元素。
- 作用: 地壳不仅是地球表面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生存的基础。通过板块运动等方式影响着全球气候与地质环境。
造句
- 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时间来研究地下结构。
- 在地壳深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导致岩石发生变形甚至熔化成岩浆。
- 地震多发生在地壳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地震带往往沿着这些区域分布。
- 火山活动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
- 深海探测船通过测量声波在海洋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来推测其地质结构。
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