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投意洽的拼音、解释、组词

情投意洽的简介:

qíng tóu yì qià
情感融洽,心意相通。亦作情投意合。指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情投意合」。见「情投意合」条。

2. 此处所列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冯衍〈与阴就书〉(据《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冯衍列传.冯衍》李贤注引)衍闻神龙骧首1>,幽云景蒸,明圣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声比2>(则)〔相〕应也。伏见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论议周密,思虑深远。顾以微贱,数蒙圣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无禄,命先犬马,怀抱不报,赍恨入冥,思剖肝胆,有以塞责。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无所效其死力。侧闻东平、山阳王壮当之国,择除官属,衍不自量,愿侯白以衍备门卫。 〔注解〕 (1) 骧首:抬头,比喻意气轩昂。骧,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谐。

3. 此处所列为「情投意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冯衍,字敬通,东汉辞赋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详。少时有奇才,博通群书。王莽时冯衍辞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权,后与鲍永归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冯衍迟不归降,所以未加重用。后来外戚阴兴、阴就因敬重冯衍的长才,冯衍即与之交往,并被聘请为司隶从事。冯衍写了一篇〈与阴就书〉,说自己与阴就「意同情合」,并感谢阴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铲除外戚势力,冯衍也因此获罪,免官归里,闭门自保,潦倒而死。后来「情投意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1. 情感融洽,心意相通。《歧路灯》第九回:「二公情投意洽,也都有了三分酒意。」也作「情投意合」。

词语“情投意洽”来源于汉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之间情感默契、思想一致的状态。这个成语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情投”和“意洽”。其中,“情投”指的是两人在感情上相契合或相近;“意洽”则是指双方的想法、意图或是意见等能够相互协调,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详细解释

  • 情投:形容情感上的默契。如果两个人能够情感相通,心意相合,就可以说是“情投”的。
  • 意洽:形容在观念上或想法上有共同点。当双方的意见、意图可以一致,并且互相理解时,就是“意洽”。

综合起来,“情投意洽”描绘了两种美好的关系状态——不仅情感相通,而且观点也能够相融。

造句

  1. 王先生和李女士从小就认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情投意洽
  2. 在工作中,张经理与同事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都感到情投意洽
  3. 他们是情投意洽的好朋友,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相同的决定。
  4. 杨同学和李同学自从加入了同一个兴趣小组后,便觉得两人之间情投意洽,彼此能够互相启发。
  5. 这次的团队项目中,赵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展现了极高的合作默契,达到了情投意洽的理想状态。

分词解释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

qià

1 跟人联系,商量:面~。接~。2 谐和:融~。3 广博,周遍:博识~闻。4 沾湿,浸润:内~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