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拟人化的简介:

nǐ rén huà/huā
1. 使人格化;使带有或赋予人性的色彩。如:把螳螂拟人化地描写成拿着长柄大镰刀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动物、抽象观念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形体、性格、情感等,使之表现人的举动或思想情感的一种描写方法。【例】他在这本书中将小猫、小狗、小鸟等拟人化,生动的描写了宠物在人类世界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1. 将动物、抽象观念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形体、性格、情感等,表现人的举动或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拟人化》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的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行为或情感的过程。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常见的拟人化对象包括自然现象、无生命物体等。

详细解释

  1. 定义拟人化是将没有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人格化的手法。
  2. 目的:通过赋予事物人的特性,比如性格特征、行为习惯、情绪变化等,来增强表达效果,使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3. 常用对象
  4. 自然现象(如“春风送暖”中的春风)
  5. 无生命物体(如“书本在桌面上跳动”)
  6. 抽象概念(如“时间的流逝”)

造句

  1. 春天来了,大地换上了新装,花儿们也纷纷展开了笑颜。
  2. 小河潺潺地唱着歌,似乎在为森林里的动物们讲述一天的故事。
  3. 这本书仿佛拥有生命般,在我的手中轻轻翻动,引领我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4. 月光如水般温柔地洒在湖面上,仿佛一位羞涩的少女,不愿惊扰夜的宁静。
  5. 窗外的大树摇曳着枝叶,好像在对过路的人们挥手告别。

这些句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赋予了人类的行为或情感,使得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分词解释

1 打算:~去信联系。~议。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