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的拼音、解释、组词

因地制宜的简介:

yīn dì zhì yí
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语出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2.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子胥曰:「臣闻谋议之臣,何足处于危亡之地?然忧除事定,必不为君主所亲。」阖闾曰:「不然,寡人非子,无所尽议,何得让乎?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良久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善。夫筑城郭1>,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2>,以威3>邻国者乎?」子胥曰:「有。」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 〔注解〕 (1) 城郭:城墙。 (2) 天气之数:天时地利等自然征兆。 (3) 威:震慑、威吓。

3. 据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伍子胥本为春秋楚国大臣,后因楚王听信谗言,杀了他的父亲及兄长,于是逃往吴国。他逃到吴国后,为替父兄报仇雪恨,便辅助吴王阖闾伐楚称霸,并因而受到重用。有一次,阖闾向伍子胥请教治国之道,伍子胥建议他要先修筑城墙,加强战备,充实粮仓,添制武器,阖闾听了点头称是道:「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意思是说:修筑城墙,充实粮仓等这些事情,都可以依照我国的实际条件去执行。后来「因地制宜 」被用来指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1. 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例】各街道风格不一,实施绿化时,应注意因地制宜,随时变通。

1. 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清史稿.卷四二一.朱嶟传》:「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宜,随时变通。」《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们既不博古,焉得通今?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道理了!」

《因地制宜》这个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方法。这里的“因”是依据、按照的意思,“地”指的是具体的地方或环境,“宜”则是适合、适宜的意思。“因地制宜”强调在做事情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来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

详细解释

  1. 背景:这个词最早见于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实际考察、灵活应对的原则。
  2.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城市规划、教育方式选择等多个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因地制宜”不仅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还被引申为处理问题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
  3. 现代意义:提倡根据事物所处的环境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办法或措施,强调灵活性与针对性。

造句

  1. 农村改造工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
  2. 教育方式应当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也要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调整。
  3. 在城市绿化设计上,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
  4. 健康饮食计划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来定制,真正实现“因地制宜”。
  5. 企业经营活动必须结合市场环境特点来进行布局与调整,做到因地制宜。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因地制宜》这一词语及其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yīn

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2 理由:~为(wèi)。~而。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2 应该,应当:事不~迟。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