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yí 部首 笔画8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PEGF

宜的基本解释: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

2 应该,应当:事不~迟。

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

4 姓。

宜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乛,丨,𠃍,一,一,一

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适当、适合。如:「适宜」、「宜人」。

2. 应该。如:「不宜张扬」、「不宜喧嚷」。

3. 相安、和顺。如:「宜室宜家」。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应该、应当。【例】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合适、适当。【例】合宜、适宜、动静皆宜

3. 相安、和顺。【例】宜室宜家、宜兄宜弟

4. 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4.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6.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7.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8.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详细解释

宜[yí]

〈形〉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英】:fitting; suitable)

【引】

1 《说文》:宜,所安也。

2 《尔雅》:宜,事也。

3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4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5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6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例】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宜[yí]

〈名〉

1 煮熟可吃的肉 ([En.] meat dishes;cook)

【引】

1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En.] sacrificial god)

【引】

1 《尔雅》: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

3 适宜的事 ([En.] matter)

4 丰收 ([En.] harvest)。

【例】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En.] law;moral standard)

【引】

1 《诗·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2 《诗·小雅·由仪序》: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6 通“谊”( 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En.] just)

【引】

1 《国语·晋语四》:将施于宜。

2 《管子·明法》:案主当宜,行其正理。 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3 张衡《东京赋》:宜无嫌于往初。

宜[yí]

7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En.] should)

【引】

1 《史记·魏公子列传》: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

2 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

3 宋· 周敦颐《爱莲说》: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

4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国亦宜矣。

【例】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宜[yí]

〈副〉

1 当然 ([En.] certainly)

【引】

1 《左传》: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

2 大概 ([En.] almost)

【引】

1 《汉书》: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宜字组词

春苑 男草 便 蒙子 家之乐 春院 昌市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