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的拼音、解释、组词

鸣銮的简介:

míng luán
1.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子王公出行。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唐.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

词语释义

鸣銮(míng luán):

  1. 字面含义:
  2. "鸣":表示发出声音。
  3. "銮":古代的一种玉制或金属制的铃,常用于车驾上,发声悦耳。因此,“鸣銮”一词常用来形容车驾上的华美装饰所发出的悦耳之声。

  4. 引申含义:

  5. 通常用来指代帝王出行时乘坐的华丽车驾所发出的声音。
  6. 扩展到比喻豪华、庄严或气势恢宏的景象,也可以用于描述音乐等声音美妙。

造句

  1. 随着朝云暮雨般的鸣銮之声响起,皇帝的龙辇缓缓驶入了宫廷深处。
  2. 在古代宫廷中,每当有重要人物莅临时,便会响起鸣銮声,以此彰显其尊贵身份与地位。
  3. 城外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鸣銮之音,仿佛预示着一场盛大的庆典即将展开。
  4. 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战无不胜、辉煌一时的将军们,在暮年回想起自己青春时乘坐鸣銮出行的情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5. 诗人以“鸣銮”为题,用它来形容古代贵族出行的豪华气派,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美学风格。

分词解释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