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家纾国的拼音、解释、组词
毁家纾国的简介:
huǐ jiā shū guó
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倾出所有家产以解救国难。清˙钱谦益˙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尔。亦作毁家纾难。
1. 倾出所有家产以解救国难。清.钱谦益〈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右寺右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尔。」也作「毁家纾难」。
词语详解
毁家纾国
-
释义:指捐献家庭财产,支援国家、社会或用于救灾济贫。在古代,这是指个人或家族为了公共利益,倾其所有,甚至破坏自己原有的家产,来解救国家危难。
-
出处:这一成语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指出于国难,家人不惜毁坏自己的财产以资助。在古代,这常常是指帝王或富有的家族为了支持国家大事而倾尽所有。
-
用法:多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在面临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困难时,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来帮助他人或解决公共问题。
造句
-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许多家庭毫不犹豫地捐出了所有的财产和物资,体现了“毁家纾国”的精神。
- 面对疫情造成的重大损失,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号召,“毁家纾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 当洪水来袭时,灾区民众团结一致,“毁家纾国”,自发组织起来救援被困人员。
- 为了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不少居民和企业主动搬迁或减少补偿要求,充分展现了“毁家纾国”的高尚情操。
- 在抗洪救灾的行动中,许多志愿者放弃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积极参与其中,这正是“毁家纾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这些句子不仅突出了这个成语的核心含义,也展示了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人们无私奉献和共克时艰的精神。
分词解释
毁
huǐ
1 破坏损害:~灭。~害。~弃。销~。2 烧掉:烧~。焚~。3 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一张旧桌子~成两个小凳子。4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谤。~誉。诋~。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