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丑奴儿的简介:

chǒu nú ér/er
1.词牌名。即《采桑子》。宋周邦彦﹑张孝祥等都用此牌填过词。又名《丑奴儿令》。 2.曲牌名。属南宫大石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另一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 AI解释

《丑奴儿》,原名《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著名作品。这首词并非直接以“丑奴儿”为题,而是因其内容描写得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而被后世称为《丑奴儿》。此词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游览博山道时,见到的景色和由此触发的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少年时代的快乐场景,以及长大后的复杂心情。

详细解释

  • 书博山道中壁:表示这首词是写在博山道中的墙壁上。
  • 少时:指作者年轻的时候。
  • 强将愁饮对春风:形容尽管面对着美好的春天景色,因为忧愁而难以享受其中的快乐。
  • 欲买桂花同载酒:表达想要趁着秋天桂花盛开之际,与友人共赏月色、畅饮美酒的愿望。
  • 无奈丛中,得个瘦家奴:“瘦家奴”在此处并非指真正的仆人,而是形容词作者自己。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即使想摆脱忧愁,也无法如愿的无奈心境。

造句

  1. 尽管窗外春意盎然,但他的心中却是一片愁云惨淡,真是“丑奴儿”。
  2. 春风又绿江南岸,但他的心中充满了烦恼,就像《丑奴儿》里的主人公一样,面对春风却难解忧愁。
  3. 虽然他想要用桂花酒来排遣心中的烦闷,但是生活中的困难像“瘦家奴”一样紧紧跟随,使他无法轻松。
  4. 有时候我们也会像词中的少年那样,在美好的时光中感受到深深的无奈和失落,仿佛是“丑奴儿”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5. 即便是在最美的季节里,我们也可能会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就像《丑奴儿》里的主人公一样,心中有愁却无人可诉。

分词解释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2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3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4 相貌难看:~陋。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