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chǒu 部首 笔画4 字形单一 五行 五笔:NFD

丑的基本解释:

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2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

4 相貌难看:~陋。

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丑的笔顺/笔顺名

𠃍,丨,一,一

横折,竖,横,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长得不好看的。如:「丑人」、「丑八怪」。

2. 羞耻的、不雅的。如:「丑言」、「丑事」、「丑闻」、「丑态」。

3. 可耻的事。如:「家丑不可外扬」。

4. 丢脸。如:「出丑」。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形貌难看的。与「美」相对。【例】他长得很丑。

2. 恶劣的、不好的。【例】丑行、丑事、丑态

3. 羞耻、不光荣的事。【例】家丑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形貌陋劣、难看。《南史.卷三三.张邵传》:「融形貌短丑,精神清彻。」

2. 恶劣的、不好的。如:「丑闻」、「丑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

3. 污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唐.李善.注:「丑,秽也。」

4. 憎恶。《书经.胤征》:「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5. 污辱。如:「丑诋」、「丑化」。《吕氏春秋.季冬纪.不侵》:「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

6. 相类。《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7. 羞耻、不光荣的事。如:「家丑不可外扬」。汉.刘向《新序.卷三.杂事》:「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丑,孤之愿也。」

8. 丑恶、低贱之人。《诗经.大雅.绵》:「迺立冢土,戎丑攸行。」《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侃以偏旅独当大寇,无征不克,群丑破灭。」

9. 姓。如汉代有丑长。

详细解释

醜 chǒu

〈形〉

【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造字法】: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

1 可恶 ([En.] hateful)

【引】

1 《说文》:醜,可恶也。

2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3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4 《诗·小雅·十月之交》:亦孔之醜。 传:“恶也。”

【例】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2 污秽 ([En.] dirty)

【引】

1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醜于辱先生。 注:“秽也。”

【例】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3 众多 ([En.] numerous)

【引】

1 《尔雅》:醜,众也。

2 《礼记·曲礼》:在醜夷不争。 注:“众也。”

【例】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4 形貌陋劣 ([En.] ugly)。

【例】

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5 指事物不好 ([En.] bad)。

【例】

如:丑田

6 不光彩,可耻 ([En.] disgraceful;scandalous)。

【例】

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7 类,相同 ([En.] same)

【引】

1 《礼记·学记》:比物醜类。

2 《易·离》:获匪其醜。

【例】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醜 chǒu

〈动〉

1 厌恶;憎恶 ([En.] detest)

【引】

1 《左传·文公十八年》:醜类恶物。

【例】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2 侮辱;玷污 ([En.] insult)

【引】

1 《吕氏春秋》: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

3 愤怒 ([En.] anger)

【引】

1 《淮南子·说林》:莫不醜于色。

【例】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4 惭愧 ([En.] be shamed)

【引】

1 《庄子·德充符》:寡人醜乎。 注:“愧也。”

【例】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醜 chǒu

〈名〉

1 指坏人、恶人 ([En.] evil person)。

【例】

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En.] anus)。

【例】

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En.] fantasticality)

【引】

1 《荀子·宥坐》: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En.] clown;buffoon)

丑[chǒu]

〈名〉

【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造字法】: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

1 地支的第二位

【引】

1 《说文》: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

2 ([En.]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Terrestrial Branches”)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例】

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5 用以纪日

6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7 十二生肖属牛 ([En.] ox)。

【例】

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8 戏剧中的脚色名 ([En.] clown)。

【例】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9 姓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丑】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敕九』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丑】字本义为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丑】字造字法为形声。

【丑】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乙(丑) 土(一)”。

【丑】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四, 丑部, 现代部首为一, 笔画为4画。

【丑】字异体字:魗 醜 丒。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敕九切

注解

【丑】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敕九』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丑】字本义为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丑】字造字法为形声。

【丑】字字形结构为单一, 可拆字为“乙(丑) 土(一)”。

【丑】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四, 丑部, 现代部首为一, 笔画为4画。

【丑】字异体字:魗 醜 丒。

《说文解字》注解

(丑)紐也。律曆志曰:紐牙於丑。釋名曰:丑,紐也。寒氣自屈紐也。淮南天文訓、廣雅釋言皆曰:丑,紐也。糸部曰: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十二月陰氣之固結已漸解,故曰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後漢書陳寵傳曰: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雞乳,地以爲正,殷以爲春。象手之形。人於是舉手有爲。又者,手也。从又而聯綴其三指,象欲爲。而溧洌氣寒,未得爲也。敕九切。三部。日加丑,亦舉手時也。上言月,此言日。每日太陽加丑,亦是人舉手思奮之時。各本譌作時加丑,今改正。凡丑之屬皆从丑。

丑字组词

妇家中宝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