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当招的拼音、解释、组词
挖耳当招的简介:
wā ěr dāng zhāo
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他人挖耳朵的动作误认为招呼自己的表示。比喻盼望之心非常迫切。醒世恒言˙卷二十八˙吴衙内邻舟赴约: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巴不能到他船中,希图再得一觑。
1. 将他人挖耳朵的动作误认为招呼自己的表示。比喻盼望之心非常迫切。《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巴不能到他船中,希图再得一觑。」
《挖耳当招》这个词组看似直白,但实际上是一个较为隐晦的说法。在中文中,“挖耳”常被用来比喻某种试探性的动作或暗示性的话语,“当招”则意味着对方可能会将这些行为误解为某种预设的信号或信息。综合来看,《挖耳当招》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一方通过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比如轻声耳语、轻轻拍打对方肩膀等)试探另一方的反应,而后者可能误以为这些动作有其特定含义。
详细解释
- 挖耳:在中文中多用来比喻试探或暗示。
- 当招:意味着把对方的行为或言语理解为某种预设的信息或信号。即误读了行为背后的意义。
综合来说,《挖耳当招》是指一方通过轻触、话语等看似无害的小动作试探另一方,而被试探的一方却可能误解了这些举动的意图和含义。
造句
- 在晚宴上,李明悄悄地向赵丽眨了一下眼睛,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来测试一下两人之间的好感度,但没想到赵丽却以为他是在暗示她该换舞伴。
- 张三轻声在同事小李耳边说了一句话,本意是希望引起他的注意,但小李误以为张三在给他提供一个秘密任务的线索。
- 在一次团队会议中,王总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向大家传递信息,试图让某些人明白自己的意图。结果一些敏感的成员误解了这一举动的意义,认为这其中有暗藏的批评或表扬。
- 小王在和客户交谈时,故意靠近他耳朵轻声讲了几句,本意是想要引起客户的注意并获得更多信息交流的机会,但客户却误以为小王是在尝试推销产品。
- 两位老朋友聚会聊天时,其中一人不经意间碰了另一人的肩膀,原意是表示友好和亲近。但对方却以为这是在提醒自己什么重要的事情。
以上例子中的“挖耳”行为代表了试探或暗示的行为,“当招”的部分则表示误解或误读这些意图后的反应。
分词解释
挖
wā
1 掘,掏:~掘。~墙脚(喻拆台)。~空心思。2 抓:~破了。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当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招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