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衣的简介:

dà yī
1.妇人的礼服。 2.会客穿的长衣。亦称大衣服。 3.较长的西式外套。 4.佛教徒以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成的法衣﹐称"僧伽梨"﹐译名"大衣"。见《释氏要览.法衣》。亦泛指袈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式长外套。【例】冬天出门,要记得穿大衣,以免受风寒。 ◎

1. 中长型的西式厚外套。如:「冬天出门,要记得穿大衣,以免受了风寒。」

2. 元代南人妇人礼服名。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一.贤孝》:「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

词语“大衣”在汉语中的含义较为具体,主要指的是冬季穿着的一种保暖性强、体积较大的外套。根据不同的语境,“大衣”可以指不同款式和类型的衣物,例如男式的大衣常指长款的呢料西装外套或风衣;而女式的大衣则可能更加注重设计感与时尚元素。

详细解释

  1. 材质:通常由毛呢、羊绒、棉布等材料制成。
  2. 长度:通常较长,可以覆盖腰部以下甚至脚踝。
  3. 功能:主要是用于防寒保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搭配服饰的一部分。
  4. 样式:除了常见的直筒款之外,还有收腰款式或者带有立领设计的款式等。

造句

  1.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衣,在雪地里显得格外英俊。
  2. 她今天打扮得很讲究,外面披了一件粉色的大衣,看起来非常优雅。
  3. 这件大衣很合身,既保暖又时尚,我很喜欢。
  4. 秋末冬初时,妈妈总是让我多穿一件大衣出门。
  5. 他用大衣的领子挡住了脸,悄悄地离开了人群。

这些句子涵盖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境和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大衣”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