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黄石公的简介:

huáng shí/dàn gōng
1.亦称圯上老人。相传张良于博浪沙(今安徽省亳州市)刺秦始皇失败后,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在圯上遇见一老父。老父授张良以《太公兵法》,并言称十三年后,到济北谷城山下,见到一块黄石,那就是他。十三年后,张良从刘邦过济北,果在谷城山下得黄石。良死,遂与黄石并葬。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及《汉书.张良传》。后因称圯上授张良《太公兵法》的老父为"黄石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秦时的隐士。曾于下邳圯上传太公兵法于张良,故也称为「圯上老人」。后借指熟谙兵法、识察人才的老人、仙人。

关于“黄石公”这一词语,它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词汇或成语,而是与古代历史人物和文化故事紧密相关。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有记载,“张良遇黄石公”的故事,是描述张良在圯桥拾履、受授兵法的情节。黄石公在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隐士,他在圯桥上遇见了张良,并将《太公兵法》传授给了张良。

详细解释

  • 出处:主要见于《史记·留侯世家》,讲述了汉代谋士张良与一位自称“黄石公”的隐士之间的故事。
  • 人物背景:“黄石公”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记载,更多的是一种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形象。他以传授兵法著称。
  • 象征意义:通过这一故事,可以理解为知识、智慧的传承或是意外机遇的重要性。

造句

  1. 张良曾有幸得到“黄石公”的指点,从而成为了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士。
  2. 在求学路上,我们也要善于从各个方面汲取智慧,“黄石公”式的启示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出现。
  3. 小王在公交车上偶遇了曾经的老师,谈及当年那位老师的点拨之恩,他总说自己是“得遇黄石公”的幸运儿。
  4. 有时候,命运就像“黄石公”,会突然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和指引。
  5.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黄石公”,不断探索未知,追求智慧与成长。

分词解释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