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观的简介:
dà guān
①壮美的景象;多姿多采的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蔚为大观。②目光远大:达人大观。
①壮美的景象;多姿多采的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蔚为大观。②目光远大:达人大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从大处著眼。《文选.贾谊.????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2. 形容景物的美观壮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3. 比喻集大成的事物,称为「大观」。如:「新武器大观」。
4. 宋朝徽宗的年号(西元1107~1110)。
《大观》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一种广泛的观察和欣赏态度。在北宋时期,由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宣和画谱》,就是以“大观”为名的一部记录宋代宫廷收藏的艺术品的著作。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大观》指的是北宋崇宁三年至政和元年(1104—1111),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的一个重要年号,也是宋朝历史上一个注重艺术、文化与收藏的时代。
-
涵义:“大观”一词不仅指代这个年号所覆盖的时间段,更蕴含了广泛的观察和鉴赏之意味。它体现了对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的一种崇高的追求和审视。
造句
- 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画谱》以“大观”为名,反映了他对于宫廷收藏艺术品的广泛兴趣。
- 在这个大观的时代里,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品鉴书画、瓷器等艺术品。
- 画家们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对自然景观的大观之感,展现出一种宏观视角下的审美体验。
- 美学家认为,通过“大观”的视角去审视艺术和自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它们的美。
- 在今天的文化研究中,“大观”这一概念常被用来形容对于某一领域或主题的广泛、深刻的认识与鉴赏。
以上是对《大观》一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